央行行长潘功胜: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Connor 币安交易所全球网 2023-12-04 187 0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实物货币阶段。”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讲话中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潘功胜还指出,观察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基数规模实物货币阶段。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低的速度。二是需要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及可持续性。我国经济需要合理的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实物货币阶段。”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3月、9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6月、8月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实物货币阶段。8月,推出房地产金融“政策包”,调降首付比、房贷利率下限,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指导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居民家庭每年节省支出约1700亿元,惠及约5000万户家庭、1.5亿人。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潘功胜还称,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实物货币阶段

对于下一阶段,潘功胜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实物货币阶段。”

据潘功胜介绍,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实物货币阶段。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过去几年,每年贷款新增20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实物货币阶段。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潘功胜说。

二是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物货币阶段。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实物货币阶段。去年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但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步下行。我们将继续以我为主实施好利率调控,按照经济规律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实物货币阶段。今年以来,美元利率水平高企,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推动美元指数升至2003年以来较高水平,带动非美元货币对美元集体贬值。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对非美元货币有所升值。下半年以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2%,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0.3%,对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升值1.5%、2.1%、3.7%。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此轮加息接近尾声,美元持续升值的动能减弱。

展开全文

潘功胜表示:“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实物货币阶段。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他还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运行更有韧性实物货币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作为外汇市场的监管者,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加从容,经验更加丰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潘功胜指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各方面比较关心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实物货币阶段。”

一方面,关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介绍说:“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实物货币阶段。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另一方面,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实物货币阶段。住房需求的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业务模式都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房地产市场转型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实物货币阶段。”潘功胜说。

潘功胜还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实物货币阶段。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评论